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如何通过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进展非常重要。为此,文章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化的探究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背景;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现状;策略 一、“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现状 “安全大于天”,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进展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都是远离家乡的青年群体,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和督促,他们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在很多高校大学生眼中,由于他们已经成为成年人或者即将成为成年人,所以在心理上放松了对自身安全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通过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进展非常重要。我国高校多年前就开始推行素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工作不尽如人意,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不受学校重视。众所周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不仅强调安全在学生未来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进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大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安全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主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保障自身安全成长。对于高校而言,其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已经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前社会各领域评价高校人才培育质量往往是从学生就业率方面入手,所以大多数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不重视这门课程主要体现在学校在人力、物力投入上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要求。所以,要想全面发挥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作用,高校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正确定位,提高师生群体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二)教学方式陈旧。与文化教育课程不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