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讨论及对策 一、学风综合概述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其中对于学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十六字:广泛学习,详细求教,谨慎思考,踏实实践。在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发表了其对于学风的见解,他从狭义和广义来阐释了学风的具体内涵。他认为,狭义的学风单指学校的学习风气,即学生对学习的整体态度,广义学风不仅包括学习风气,还包括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教育方面,生源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换,我国各高校都出现了诸如考风考纪太差、“考研热、就业难”等问题。除此之外,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进展、电脑在学生群体中的日渐普及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完备和普适化,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訛譹在当前这种大进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各地众多院校从其自身出发,结合其专业的特色,针对学风建设提出了各种建设性的方针、举措。 二、实证讨论———以南昌大学为例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高校中的龙头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有典型的代表性,本课题小组以南昌大学学风现状的分析和讨论为出发点,试找出江西省学风建设的普遍性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办法。 (一)问卷设计 本讨论采纳自编“关于我校大学生学风现状的调研问卷”,进行调查。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情况、学术氛围五个方面展开调研。立足南昌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课题组成员讨论、拟制,导师更正指导,最终形成了一份由 18 道客观选择题和 1 道主观问答题组成的调研问卷。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此次调研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本科生和讨论生为对象。问卷印刷完成后,以各学院为单位进行施测。具体由各小组成员分学院下到寝室发放问卷实时施测,其中医学院由小组成员走进教室发放,调研范围几乎涵盖南昌大学的所有学院。共发放纸质问卷 1000份,回收问卷 961 份,回收率 96.10%,其中有效问卷 952 份,有效率 95.20%,符合统计学要求。在统计中,为确保准确性,数据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问卷回收完毕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所有统计数据和结果进一步深化的分析,本课题小组找出了南昌大学学风建设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经过对江西省其他一些高校的走访,我们发现以下问题是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 1.学生自身不足之处 通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