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1.建设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完善的制度章程及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目前,高校中学生的一些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课程都会在实验室中进行,每学期都会有超百名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的任务多而复杂。实验室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将实验室的利用效果最优化,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实施管理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制度章程,高校在校生、实验管理者、实验负责人都必须遵守与其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而言,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实验室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规章制度,为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通过一系列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有效应用的有力保障。为使实验室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到位。 2.建立科学高效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 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对实验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采纳了校、系领导共同管理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主管校长和设备管理处共同领导有助于协调不同系部间关系,从而顺利开展实验室的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安排不同院系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实验室,充分落实各项实验教学项目。与此同时,实验设备的保护和维修制度也可以随之落实。 3.明确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 明确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和实验室环境管理等三方面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3.1 强化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是管理实验室的主要环节。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管理,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充分落实。信息化数据管理应该包括:实验资料的整理、安检设备的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及各类信息收集等。这样才能推动实验室管理工作正式进入轨道。 3.2 强化实验设备管理 第一,建立设备档案和管理维修档案,妥善保管不同器材的说明书、购买凭证等,记录各项设备的现有情况,将有关设备的帐、卡等物品保管好。第二,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使工作流程化,实施岗位问责制。实验室的音响设备和报纸书刊的借阅记录需认真认真的填写,随时了解它们的去向。对于那些大型仪器,要固定地点存放、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3 强化实验环境管理 除了物质环境之外,实验室管理也需要精神环境的大力支持。老师、学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