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 摘要: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进展进程中,如何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能力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文章基于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介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建理念、基本原则和有关构建思路等,对建立高校内部教学长效机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建;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进展,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能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进展,是新时代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进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全面推行教学评估制度的引导和推动下,各高等院校普遍探究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科学法律规范、高质高效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预设的目标下进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能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进展至关重要。 一、教学质量内涵 教学质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对“教学质量”的定义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加(外显地或内隐地)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包括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如年龄、先前知识、动机等),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老师对学生和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的有组织地处理。而“监控”是以某种技术手段为工具对实体施以外部作用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政策性行政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效果实施外部作用的活动过程;“保障”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包括校外(社会)办学环境和条件。[1,2]可以看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就是把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因素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整体,并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管理实施监控、评价和及时调控的活动过程。[3]其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法律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