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设计教育思考 摘要:在原创品牌渐渐进入大众视野,全民开始关注品质和设计的时候,设计教育迎来了进展的良好时机。高职设计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但是“艺”“技”同样重要。该文探讨从“艺”的角度开展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应对方法。 关键词:创新设计;设计素养;毕业设计 对于高职教育的思考一直都是围绕如何培育技能而展开,但是对于设计专业来说,单纯的训练技术会导致学生就业后缺乏后劲,而经过艺术综合素养训练的学生的设计能力往往会在五年之后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分析中国现代装饰行业在新时期的进展趋势分析可以发现,艺术学院教育改革假如要进一步深化,就应该加大课程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比重。 一、创新课程学习阶段 1.模仿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无一例外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空间业态去模仿,而对于其他业态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然而,设计是服务大众的,在工作岗位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空间类型,因此,学生不能只会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在设计方法的学习中要寻求一种能适用于设计思维拓展的通用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上更要注重第二阶段,即寻求形式语言阶段。2.形式语言寻求形式语言需要借助其他视觉媒介,如平面设计、建筑、产品、服装,通过跨界对学生室内设计思维的拓展方面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由常规的设计元素引申到对室内设计方法的探究,这种借助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创作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设计与艺术、设计门类之间、三维与二维之间的联系。3.设计主题形式语言是外在的,设计创意最终要落到理念的层次。创意的开端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种形体、一个词汇,这是十分必要的过程,根据主题选取形象,确定设计定位与设计思路,用形式语言对细节进行优化处理,但最终要落到哲理与文化意味的层面。4.设计素养设计师应当是充满情趣的、亲近自然的、喜爱传统的,是兴趣广泛的、善于思考的。当今的设计,除了要注重功能之外,还要为作品注入灵魂,此时需要的是源于生活的感性。王澍先生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本土化、原创、工匠精神、造物这一系列突出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工艺的设计语汇,是设计的主流进展方向。 二、具体改革措施 1.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老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从演员变成导演,让学生从观众变成演员,由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变成老师组织策划、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讲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