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改讨论 一、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建筑结构》是高职院校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最重要课程之一。但由于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理论知识广且深,令绝大多数学生感到难度十分大,学习过程很枯燥,教学成果难以显现,所以因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善这一教学状况。高等职业教育不等同普通的高等教育,其教学主要理念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基本目标是培育出有用性的知识人才,为社会进展提供技术型人才。因此,对《建筑结构》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把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突出,同时加重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比例,力求着重培育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 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水利水电类专业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让老师能够带领着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作者简单概括出《建筑结构》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会在课堂上强调构件的设计计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改革,大部分教授《建筑结构》的老师都把课程教学重点转变为常见的构件计算和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高等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对于学生的培育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正确地识读结构施工图,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关于计算的内容,再加上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毕业后可从事施工管理或预算等工作。(二)老师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缺少实物的实践,难以把难度高、深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老师应该把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实行应用性教学,着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学、做三者相互结合,起好老师作为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实践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如今科技发达,电子产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校教育也开始利用多媒体软件和设备进行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也是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演示、实验视频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代替传统板书,提高教学效果之余,还可以节约时间,更好地为学生讲解建筑的原理和构件的应用。其次,校方还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更深刻地记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