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XX年读《实践论》有感

20XX年读《实践论》有感_第1页
1/11
20XX年读《实践论》有感_第2页
2/11
20XX年读《实践论》有感_第3页
3/11
20XX 年读《实践论》有感 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 20XX 年读《实践论》有感,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对于实践论有哪些感悟吧,信任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实践论》读后感 党的**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谈”和“干”的关系即言和行、说和做、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感悟总书记所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由想起了当年毛泽东的《实践论》,这是篇讨论认识与实践关系、知与行关系的重要哲学文献,揭示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篇闪耀着思辨的哲学光芒,是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典型代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今日,重新读来仍觉得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实践论》最初是 1937 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结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从当时党内的思想状况来看,党内存在两种错误倾向: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讨论中国革命的实际,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这个真理,使中国革命在 193l-1934 年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主要目的是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从思想上全面清算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对全党造成的恶劣影响,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轨道,同时认识到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实践论》就是中国革命的认识论,就是党的群众路线。为了驳倒教条主义,毛泽东把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从认识高度上总结实践,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和理解实践。他在《实践论》中阐明了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第一,知和行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毛泽东针对教条主义轻视实践的错误,特别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指出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地位和作用,系统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进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问题。第二,知和行的统一是在认识的辨证进展过程中实现的。毛泽东阐明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两个能动地飞跃过程,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这样的多次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XX年读《实践论》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