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整顿小煤矿的重要性关闭整顿小煤矿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体现了先进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几十年的进展,我国煤炭工业生产力水平有了特别大提高,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特别大差距,甚至比不上一般进展中产煤国家。原因之第一个是我国煤炭工业生产集中度不高。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的优势企业还没有形成。虽然一些国有大矿的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这样的企业为数不多,还没有成为市场竞争和投资的主体。另一方面,小煤矿过多过滥。小煤矿单井规模平均只有七八千吨,有的仅二三千吨,基本上采纳的是原始落后的开采方式,设备极其简陋,劳动生产率极低,安全事故不断,不符合先进生产力进展的要求。这几年虽经多次关闭和整顿,但全国小煤矿数量仍高达 2.5 万多处,占全国矿井总数的 95%。小煤矿的重复建设、盲目进展、低价倾销,不仅造成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安全生产形势的恶化,还使得煤炭供求关系失衡,煤炭价格一降再降,大中型煤矿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把非法的、布局不合理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坚决关掉。当然,关闭整顿小煤矿,不是要取消所有的小煤矿。对布局合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小煤矿,还应作为我国当前煤炭工业的一支补充力量,但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整顿和法律规范,促使其健康进展,努力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各地对经过整顿的小煤矿应抓紧验收,符合条件、手续完备的要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应该清醒明确的认识到,我国煤炭工业的进展,绝不能建立在“小土群”的基础上。依靠小煤矿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是支撑不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不抓紧关闭整顿小煤矿,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就难以取得实效,煤炭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就无从谈起。关闭整顿小煤矿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实现长久健康进展战略的必定要求。尽管我国是产煤大国,但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必须坚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方针。大多数小煤矿资源回收率极低,每年直接毁坏和浪费的煤炭资源高达十几亿吨。有的小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不仅使大中型煤矿的服务年限大大缩短,而且严重威胁大中型煤矿的安全,给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一些地方领导把小煤矿作为农民脱贫和进展地方经济的唯一出路,土法上马,遍地开花,滥采乱挖。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地方经济没有得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