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情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加剧,养老机构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进展的时期,床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但由于养老机构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公益性,属于一个微利的行业,政府投入不足,民办又无法维系,各种消防安全条件都比较简陋,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行动不便,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 20xx 年 12 月 3 日温州市鹿城区“宽心老年公寓”火灾,造成了 15 人死亡的惨剧。如何将民生工程打造成为一个安全工程,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不仅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人员从实践科学进展观、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去关爱老年弱势群体,仔细分析行业特点,查找火灾原因,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本人立足**市**区养老机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 20xx 年**市人口进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 63 万人,比去年增加 2.44 万。据 20xx 年数字统计,**区共有老年人 53657 人,占总人口的 1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多种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 6 所、老人照顾站 10 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性隐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区的 6 家养老院中,就有 5 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等先天性隐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员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章程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了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