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 应用举例第 3 课时 利用方位角、坡度解直角三角形1.知道测量中方位角、坡角、坡度的概念,掌握坡度与坡角的关系;(重点)2.能够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方位角、坡度有关的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在修路、挖河、开渠和筑坝时,设计图纸上都要注明斜坡的倾斜程度.如图,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 i,即 i=.坡度通常写成 1∶m 的形式,如 i=1∶6.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 α,有 i==tanα.显然,坡度越大,坡角 α 就越大,坡面就越陡.我们这节课就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利用方位角解直角三角形【类型一】 利用方位角求垂直距离 如图所示,A、B 两城市相距 200km.现计划在这两座城市间修筑一条高速公路(即线段 AB),经测量,森林保护中心 P 在 A 城市的北偏东 30°和 B 城市的北偏西 45°的方向上.已知森林保护区的范围在以 P 点为圆心,100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请问:计划修筑的这条高速公路会不会穿越保护区(参考数据:≈1.732,≈1.414).解析:过点 P 作 PC⊥AB,C 是垂足.AC 与 BC 都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用 PC 表示出来.根据 AB 的长得到一个关于 PC 的方程,求出 PC 的长.从而可推断出这条高速公路会不会穿越保护区.解 : 过 点 P 作 PC⊥AB , C 是 垂 足 . 则 ∠ APC = 30° , ∠ BPC = 45° , AC =PC·tan30°,BC=PC·tan45°. AC+BC=AB,∴PC·tan30°+PC·tan45°=200,即 PC+PC=200,解得 PC≈126.8km>100km.答:计划修筑的这条高速公路不会穿越保护区.方法总结: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 1 题【类型二】 利用方位角求水平距离 “村村通”公路工程拉近了城乡距离,加速了我区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如图所示,C 村村民欲修建一条水泥公路,将 C 村与区级公路相连.在公路 A 处测得 C 村在北偏东60°方向,沿区级公路前进 500m,在 B 处测得 C 村在北偏东 30°方向.为节约资源,要求所修公路长度最短.画出符合条件的公路示意图,并求出公路长度.(结果保留整数)解 析 : 作 CD⊥AB 于 D , 在 Rt△ACD 中 , 据 题 意 有 ∠ CAD = 30° , 求 得 AD. 在Rt△CBD 中,据题意有∠CBD=60°,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