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复兴到现代具象架上绘画的价值探析【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影视传媒、行为艺术冲击着架上绘画,架上绘画的“意义”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通过对皮耶尔·拉·佛朗切斯卡和巴尔蒂斯的作品,以及韦托列·卡巴乔和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审美方式对现代绘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绘画表达着艺术家的思想和历史的变迁,架上绘画的价值依旧在延续。【关键词】表达性;文艺复兴;现代绘画法国文艺理论家瓦莱利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画家德加对诗人马拉美说:“你的行业是恶魔似的行业。我没有法子说出我所要说的话,然而我有丰富的思想。”马拉美答复说:“我亲爱的德加,人们并不是用思想来写诗的,而是用词语来写的。”这说明诗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同样,艺术家也是如此,通过绘画来传递思想。纵观美术史,绘画曾为政治、宗教宣传效劳。在 19 世纪之前,没有相机,只能依靠文字、绘画、口述,向人们讲述圣经故事,讲述战争的场景,讲述生活的五味杂陈。自从 1826 年尼埃普斯使用他的相机拍摄了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摄影开始记录历史。摄影的产生对架上绘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100 多年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引起不少争论。可 100 多年过去了,绘画依旧绽放着光辉。绘画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开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开展,绘画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架上绘画作品的绘画性也是任何艺术门类都不可替代的,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也有其特有的时代性。下面笔者对皮耶尔·拉·佛朗切斯卡和巴尔蒂斯以及韦托列·卡巴乔和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来论证此观点。一、《鞭打基督》与《圣安德烈商业街》巴尔蒂斯是 20 世纪具象艺术绘画大师,他没有直接进入美术院校学习,而是通过博纳尔的劝说和教导直接到卢浮宫临摹各个时期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巴尔蒂斯深受皮耶尔·德拉·佛朗西斯卡壁画的影响,且对后者的作品作了深化地讨论,并从中吸取养分,所以,巴尔蒂斯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意大利湿壁画般结实硬朗的感觉,色彩清淡沉稳,空间处理巧妙。布拉克曾用“融会贯穿、封魔入迷、想入非非”这三个词概括巴尔蒂斯的作品特点,可见巴尔蒂斯的作品具有明确的表达性,让观者有强烈的欲望想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巴尔蒂斯在绘画的审美方式、观察方式上明显带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