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进展的措施方案为支持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进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深度融合,厚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产业支撑,制定本措施方案。一、支持都市工业特色化进展支持进展总部型、创新型、微加工型都市工业。总部型都市工业 重点进展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 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创新型都市工业重点进展服装服饰、 黄金珠宝等时尚产业,工业设计、游戏动漫、网络视听等软件服务业,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信息产业。微加工型都市工业重点 进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等绿色制造业。到 2025 年,全市都市工业营业收入达到 1 亿元以上,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达到 20%以上,成为全国都市工业进展重要城市。二、支持都市工业专业化推动绘制都市工业产业地图,引导企业按产业类型、功能类别在相应 区域聚集。支持新区重点进展科技研发、总部商务、数字文创、先进 计算;东部新区重点进展航空经济、未来医学、检验检测;高新区重 点进展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精密制造;重点进展时尚产 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青羊区重点进展航空装备、工业软件、智 能传感器;重点进展轨道交通、“北斗+”、国潮汉服;重点进展高 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定制;重点进展工业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鼓舞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市)县立足区 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走差异化特色化都市工业进展道路。三、支持都市工业系统化承载建立以专业楼宇为支撑“点”、特色街巷为连接“线”、产业功 能区(产业社区)为引领“面”的都市工业承载体系。支持专业楼宇 建设,完善都市工业综合体建筑法律规范,鼓舞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动 工业上楼;实施差异化地价,鼓舞企业物业自持;实施“一楼一业”, 鼓舞特色化招商、专业化运营,加快 AI 创新中心、微电子产业楼宇、 机器人研制中心等楼宇创新实践。支持特色街巷建设,立足产业基础、 突出文化特色,实施统筹规划、连片开发、专业运营,促进关联市场 主体聚集,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加快街区建设。支持产业功能区(产 业社区)建设,根据以生产空间为主体、生活空间为配套、生态功能 为支撑的“微城市”空间结构要求,打造一批标志性都市工业产业社 区,支持经济产业社区等加快建设。到 2025 年,全市基本建成 150 个集约高效、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