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一)这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天下所有父母子女应该仔细阅读的。我有个 8 周岁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我和老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有分歧。我对女儿的要求相对老公来讲要严格的,试图从小培育她各方面的好习惯,比如按时睡觉起床,按时做作业练字,自己一个人睡,自己收拾房间,吃零食特别是糖要有节制而老公对女儿则是过于溺爱,与我背道而驰,希望她睡多会儿,希望她挤我们床睡,偷偷给她糖吃等等细节问题令我们两人各看对方不顺眼。有次为女儿吃零食的事两人又有了不同意见,他就当着女儿的面指责我,说我心毒,不近人情。我气极了,幸亏这女儿是我亲生的,要不,这日子可没法过。教育孩子最忌就是大人意见不统一,而孩子无所适从,这多么叫人苦恼。后来是《傅雷家书》,使我的心有所舒缓,夫妻间为教子所产生的矛盾也得以解决。傅雷在儿子小时对他们的教育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才叫不近人情。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进餐时,他注意孩子是否坐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阻碍了同席的人,是否发出有失礼貌的咀嚼声。信中有大量的父子俩的艺术对谈,彼此分享艺术境界的体验。信中他常将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音乐结合畅论.他为儿子千里迢迢地寄上画冊、字帖、拓片,并祥加解说,积极地以中国的文化精华予以熏陶。上星期我替恩德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 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 pause[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 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至于《长很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王的 nobleness[雍容气派],更是千古奇笔。信中还随处可见他对儿子生活、感情和做人等等方面的鼓舞和关怀。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儿子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字字感染着我,傅雷这既是在教子,也是同时在看书的我啊。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