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洮砚现状概述一、洮砚价值洮砚,历史悠久,早在汉以前,新石器时代就被古人制成研墨器使用,自唐、宋时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距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自唐以来被历朝历代封为“国宝”“贡品”。洮砚具有发墨快而不损毫、保湿利笔、书写流利的优点。洮砚石质坚细莹润,结构紧密,砚材颗粒极细,比一般粉尘还细小,石料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发墨快,研墨细,而且墨质佳,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等优点。洮砚砚材水分充沛,莹润细腻,手感滑腻,故以虽经酷暑而墨不干之盛誉称雄于诸砚材。历代曾有很多文人墨客对此吟诗作咏,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北宋·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铭日:“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鹊在《洞天清禄集——古砚辩》记载:“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北宋·苏东坡《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南宋·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诗句云:“玉屑名笺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过去洮砚乡属于临洮郡管辖)。”金代·元好问《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鵜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宋时大书法家黄山谷“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泽笔锐利如锥”的评价,益发验证了洮砚的优异,苏轼的《洮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的题记,更加赞誉洮砚的肤理缜润,色泽雅丽;元明以后的赞誉更是连声不辍,而且日本昭和 14 年出版的《书苑》封面上就连刊有“宋洮河绿石大砚”的原物照片,说明洮砚在国外的影响之深。二、进展历史洮砚的进展历史经历了一段坎坷曲折的过程,矿区的所有权也在历史上屡易其主。宋元时期: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 1068 年),王陬上平戎策,议取西夏及河湟洮岷诸边地,招谕羌、戎、氐诸族之民。被宋神宗任以秦风路经略使司,复河陇,筑古渭堡为通远军。熙宁五年七月,引兵尽复洮水以东、渭水、漫坝河流域之会川诸地。紧接着又打通了狄道(今临洮县)、岷州(今岷县)两地。洮水东北遂尽归大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