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学生思维进展中学生的思维开展青少年期是指 11、12 岁到 17、18 岁这一时期。是在中学受教育的时期。一般认为 11、12 岁到 14、15 岁是少年期,是在初中受教育的时期;14、15 岁到 17、18 岁是青年初期,是在高中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期是儿童身心开展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到了青年初期,思维能力根本上接近于成人的水平。抽象逻辑思维在青少年的思维中逐步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思维也有差异。一般说来,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那么更多是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开始能以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初中生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辩证思维规律,而高中生那么根本上能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这表现在:①能通过假设演绎进行思维,即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② 思维中有估计性,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方案、有策略;③ 思维形式化,即无意或有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④ 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即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考虑自己的思维方法、过程;⑤ 思维的独创性在增长。辩证逻辑思维的开展 辩证逻辑思维开始于少年期,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因此,只能说其中有某些辩证思维因素,而青年初期学生的思维那么是理论型的。这种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开展,必定导致辩证逻辑思维的开展。因为,在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中就包括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归纳(个别到一般)与演绎(一般到个别)的统一。从而能从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辩证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开展制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学生的思维开展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方案、有策略。(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突出表现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