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一边努力研读规定文件,一边沉下心来,仔细梳理入党35 年来的心历路程。感谢党组织和周围同志的教育、提醒和帮助,使我清理了思想,查找了问题,分析了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我决心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委托,振奋精神,牢记使命,全身心投入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不断为党旗增添光辉。 一、存在问题 对党性内涵的解读,也应与时俱进。现阶段检验一个党员党性强不强,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学习、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自觉性强不强;看在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实践中做出多少贡献;看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本人从党性分析角度切入,仔细进行了反思,查找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学习愿望迫切,但时有浅尝辄止。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文化大革命 使学校停办,自己只好选择了辍学当兵的道路。由于文化程度低,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更不能满足个人进展进步的需要。所以,一边努力当好兵,一边顶着压力坚持业余时间补习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终于有机会参加考试并被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录用,实现了重新回到学校读书的梦想。在部队服役 22 年后转业到交通部机关,从事全新的地方(相对于军方)工作,学习热情依旧不减,参加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并按期毕业。1998 年 9 月调入中远后,学习愿望仍然迫切。无论是班上还是假期,从不把学习当成负担,恰恰相反,总把读书学习当成乐趣,当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门类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近 4 年就积累了 70 万字的读书摘记和学习笔记,收获还是很大的。这是主流,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现象。涉猎面较宽,开掘不深;偏重人文,忽略科技;现用现学,系统性差。“” 所以,用于指导工作时,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思路不宽,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二是理想信念坚定,但时有迷惘困惑。五六十年代,新生的中国群情振奋,英雄辈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做为在校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对社会主义的坚信、对共产党的热爱,已经深深扎根。在部队这所大学校 22 年,马列主义的正面灌输,政治建军的积极实践,工作岗位的长久 磨练,使个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移。 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一个半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