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关键:通过朗读,合作、探究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与信息计术整合,自主、合作、探究。诵读法,诱导想象法。 教学媒体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计。 1.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音乐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秋天的优美意境之中。 2.采纳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知欲望,注重诵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诗歌的写景特色,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3.通过自主、合作、探研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设计一些有一定开放度,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卷。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大家看看这组图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二、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的直观形象优势,以幻灯片方式出示本课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课教学目的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三、老师感情饱满地范读 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配上优美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文本图片,老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使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内涵,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勾通,产生共鸣。 四、 走近作者 展示从互联网上搜集来作者资料,并鼓舞学生上网继续搜集自已感性趣的,跟课文有关的资料。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 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 1937 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通过老师示范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的作者资料,使学生了解作者。引导学生产生搜集与学科相关信息的兴趣。 五、清字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