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专题 2 : 唐智松 教授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形成 二、教育学的分化 三、教育学的群落 一、教育学的形成㈠ 教育学发展的分段● 南京师大《教育学》: A 萌芽阶段 B 独立形态阶段 C 科学化阶段● 王道俊《教育学》: A 萌芽阶段 B 独立形态阶段 C 多样化阶段 D 理论深化阶段● 叶澜《教育概论》: A 教育经验阶段 B 教育思想阶段 C 教育科学阶段● 靳玉乐《教育概论》: A 前教育学阶段 B 教育学形成阶段 C 教育学多样化阶段总结综合:以教育学学科的状态特征来划分为:A 前教育 B 教育学 C 教育学的学阶段 形成阶段 多样化 ㈡ 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 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 对教育实践有了一定认识;对教育经验有相当的总结和概括。但这种总结和概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例如:孔子、墨子、孟子、朱熹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 此时的有关教育认识还主要散见于有关政治、哲学、伦理等著作之中。例 1 :西方古代的教育论著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例 2 :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孔子《论语》;墨翟《墨子》;乐征克《学记》;曾参《大学》;孟柯《孟子》;董仲舒《春秋繁露》;朱熹《四书集注》;颜之推《颜氏家训》。链接: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培养目标:士、君子;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育教学:言传身教、推己及人习行模式:学 - 思 - 行 链接:《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意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方法: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师生关系:“师严然后道尊”;主张“教学相长”。教育视导: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九年视知类通达,强调立而弗返。㈢ 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提问 ● 何为“教育学的形成”? ● 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第一、形成了教育学的早期体系--- 此期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总结达到相当的高度,总结形成教育学的初步体系。例如: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A 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和独立思想; B 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应用概念,建构相对完整、独立的教育学体系。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