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必要性【关键词】:建筑力学;美育;感性;公式1 力学的概念力是无所不在的!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宏、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讨论以机械运动为主,及其同物理、化学、生物运动耦合的现象。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学科。它讨论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固体、液体及气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力学可粗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讨论力的平衡或物体的静止问题;运动学只考虑物体怎样运动,不讨论它与所受力的关系;动力学讨论物体运动和所受力的关系。2 美育的概念美育这一概念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内涵针对蓬勃兴盛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使人性产生的“异化”现象,试图通过美育的途径进行人性的补缺与新的人文精神的塑造。美育起到对人性中真善美特性的引导作用,其中蕴含着佛罗伊德精神分析讨论中“超我”与“本我”的抗争,其讨论一直以来锁定在人的感性认识,鲍姆嘉通的独特贡献是将沃尔夫的“认识能力”的低级部分转化为“独立的低级认识能力”,这一转化给予力学讨论和教学以重要的启示。此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建筑形象设计这一与力学相关的学科中,学生对建筑物中的结构概念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假如稍加引导便觉如此简单。力学学生实际经验的缺乏与形象设计对形式的追求都导致了对力学真实理解的偏离,具备较强逻辑推算能力的前者在走向工作岗之后面临从零开始的尴尬,颇具感性的后者耿耿于怀于力学公式的艰难理解最终导致完全失去对力学的兴趣。此种问题与现象使得力学与美育的交叉讨论成为必定。3 力学与美育的交叉4 建筑力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要做到在力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首先要弄明白美育的含义,找到力学与美育的关联。如前所述,美育是感性的,也就是说,美育包含了感受力。力学的公式和符号是对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规律的总结,但这种规律转换为公式之后,由于公式计算本身的规律性,学生们稍具相关数学知识与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可以理解,但却无法意识到这一规律的丰富性内涵。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这种引导的重要方面便是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需要老师精心选择案例,从最为平常的生活入手,逐步扩展延伸至专业相关,在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力学常识到专业力学的转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语言描述上的深化浅出。5 总结在建筑力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有上述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