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旧时官皮箱打开文本图片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多少年来,人们始终对杜十娘坎坷的爱情给予同情,对十娘的刚烈更是抱以敬佩之心。故事情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百宝箱”被细心的人详加考证,这个百宝箱就是古代女子闺中所用的“化妆包”,也叫官皮箱。旧时官皮箱上铜活虽是配件,却为点睛之笔,为一件家具的脸面,是最提精神的地方。一件家具中铜活镶嵌工艺如何,是评价其家具制作水平的重要指标。铜活镶嵌这种老工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官皮箱这种家具,对铜活的要求更高,官皮箱小,木板薄,镶嵌起来有难度,而官皮箱看的就是铜活。铜活很有讲究,有材质的讲究,有造型的讲究,有打磨抛光的讲究……官皮箱的铜活安装有两种工艺:平卧法和明钉法。平卧法,根据铜件轮廊,在木器上先雕刻出与铜件的形状、大小、厚度完全一致的浅槽,让铜件能完全卧到槽里去。在安装后,铜件表面与木头表面相平,再通过打磨,达到铜面和木面的完美衔接,摸上去没有一点凹凸感,如同一个整体,俗称“满镶”。平卧法的钉子,有两种安装的方法:一是先把钉子焊接在铜件的背面,铜钉分两又,在木器上先钻好小孔,钉子穿过去后,向两边劈开,铜件就能安装牢固了。二是直接在铜件上钉铜钉,在安装好铜件后,把钉头磨掉,和铜件相平。平卧法的安装,对手艺要求很高,除了要精通铜活外,木工的雕刻也要掌握,有的铜件,如云纹的包角,需要按圆弧的曲线去雕刻并使其厚薄均等,厚度掌握在 1毫米左右。明钉法在清朝以后才有。由于冶炼技术的进展,使铜的硬度得以加强,足以打造可穿透金属和硬木的铜钉,出现了这种较为简易的镶嵌方法。在为老家具断代的时候,常把采纳的镶嵌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尺。明式小体积箱类家具中官皮箱的设计尤其巧妙,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是从宋代镜箱演变而来的一种体量较小制作较精致的小型度具。旧时官皮箱并非官用,亦不是皮制,是一种体型稍大,由箱体、箱盖和箱座组成,箱体前有两扇门,内设抽屉若干,箱盖和箱體有扣合,门前有面叶拍子,两侧安提手,上有空盖的木制箱具。古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官皮箱,从不少官皮箱内藏铜镜、镜支来看,官皮箱主要是妇女所使用的梳妆奁笼,也是清末支镜箱的前身。大部分官皮箱有拍子、锁鼻,还有夹层、暗室,具有一定保藏贵重物品的功用。官皮箱有大有小,大的有尺半高,小的有拳头大小,常见的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高 30 厘米,顶上有盖,正面有锁具,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