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一章导论1,数据时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或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时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数据只有通过解译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4,地理数据时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5,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6,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地理信息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属性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维即多层次的属性信息);时序特征(按照时间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7,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8,地理信息按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分为矢量系统、栅格系统、矢栅混合系统。9,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为属性数据。10,属性特征是表示地理现象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其数据称为属性数据。1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与编程。12,叠合分析:通过将同一地区若干个不同数据层相叠合,建立新的空间数据,二期能将输入的属性数据予以合并,易于进行多条件的查询检索,地图裁剪,地图更新和统计分析等。13,缓冲区分析是点,线或面等不同实体周围建立一定宽度的缓冲多边形,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或其影响范围。14,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1,地理空间:一般之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2,平面控制网:用以确定物体在地球表面的平面位置,通常是地理经纬度坐标。3,高程:指空间某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主要用来提供地理信息。4,GIS 空间数据分类数据来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