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作为高校,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XX省委《北京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应该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实践,在落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先行。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人格魅力感召师生、引领风尚。广大党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觉践行,当好先锋模范。教师要自觉示范。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在教学、科研中要自觉坚持、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个人修养,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坚守学术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引领。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管理、服务人员要主动践行。管理、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与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联系紧密,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情高效服务,诚信友善待人,在自身岗位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天下事必做于细,在落细上下功夫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纳入学校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深入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第1页共17页系武装师生头脑,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开展科学研究,持续推出高水平、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充实教师队伍,开阔教学视野、提高教学层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其成为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门课程,不断拓宽培育和践行的主渠道,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作用。精心培育学校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首都特质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创作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品。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继承弘扬革命传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重点,培育富有现代内涵的节日文化。积极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世界优秀文化研讨交流。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总结凝练大学精神,加强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挖掘校训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整理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选树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标兵),培育良好师德师风教风。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培育良好学风校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大成源于小积,在落小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实践育人。统筹学校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一批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引导师生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铸魂工程,深入开展挂职锻炼、“走基层、看变化、知国情”学习实践、红色“1+1”党支部共建等工作。积极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第2页共17页国”、“美丽中国、绿色北京”和“节粮、节水、节电”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推进志愿服务(示范)站、岗建设,争做志愿服务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