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家具设计的相互影响摘要:在中西方进展进程中,历史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家具设计从形式、风格、装饰等多个方面都大不相同,也正是基于此,中西方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相互借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设计格局。本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的比较进行了集中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中西方家具设计的相互影响,以供参考。关键词:中西方;家具设计;比较;影响1 中西方家具设计的比较1.1 中西方家具设计理念差异在中国家具设计中,道器论、创物论、工巧论以及致用论是根本,因此,设计项目要以有用性为基础,要在审视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结构和不经雕琢的结构保证造物的丰富性,从而真正追求审美境界。也就是说,在中国家具设计中,也秉持著“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确保有用性更加贴合需求。而在西方设计结构中,一些伟大的家为家具设计项目奠定了基础,在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理念中,美和善是根本也是万物确定的基础,因此,在西方家具设计中,更多的开始追求有用、美观以及经济性。而在进入到巴洛克美学时代后,工艺上浮华奢侈成风,利用精致的设计凸显贵族装饰的风格成为了当时的设计坐标,尤其是在家具设计方面,更加注重新颖和标新立异。在文艺复兴后,整个西方家具设计实现了回归,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价值和有用价值的平衡,在维护设计要求和设计体系的同时,也为后续设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家具整体设计结构也更加灵动。1.2 中西方家具设计材质差异追溯中西方家具设计差异就不能忽略家具的材质,这主要取决于差异化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储备等。在家具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础性材质的选择往往决定了设计的基础性要求。设计人员要结合不同的材质对其自身特性进行挖掘和讨论,从而保证其发挥最大的优势。在我国传统的设计结构中,由于软木数量较多,因此,被应用在家具中的几率也较大,若是根据木材的硬度以及实际强度对其进行划分和区别,最突出的就是热带硬木,以紫檀木和黄花梨木为代表,以保证整个家具的使用年限以及整体质量。但是,在西方的家具设计工作中,对于软木有着不一样的概念和理解,主要针对是针叶树,其中,冷杉、雪松等是较为常见的“软木”,而在西方的定义中,硬木主要是指核桃树、樱桃树等,这一点恰恰和中国相反。正是由于材质的划分存在差异,因此,在造型处理和制作工艺流程方面,中西方家具也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在我国历史记载中,唐代器物主要是以花梨木为根本,明代则多用紫檀红木、楠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