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沪科版必修2-沪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沪科版必修2-沪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_第1页
1/7
高中物理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沪科版必修2-沪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_第2页
2/7
高中物理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沪科版必修2-沪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_第3页
3/7
第 5 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自我校对]① 地心② 日心③ 正比④ 反比⑤G⑥ 质点⑦6.67×10 - 11 ⑧⑨7.9⑩11.2⑪16.71 天体质量、密度等估算问题1.估算问题一般是估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运动的轨道半径、运转周期等有关物理量.2.估算的依据主要是万有引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动力学方程,另外,“黄金代换”GM=gR2也常是列方程的依据.3.在估算时要充分利用常量和常识.例如,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9.8 m/s2,地球公转周期 T=1 年=365 天,地球自转周期 T=1 天=24 小时,月球公转周期 T=27.3 天等.4.用测定绕行天体(如卫星)轨道半径和周期的方法测质量,只能测定其中心天体(如地球)的质量,不能测定绕行天体自身的质量,绕行天体的质量在方程式中被约掉了. 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4.7 倍,质量是地球的 25 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 1.4 小时,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A.1.8×103 kg/m3B.5.6×103 kg/m3C.1.1×104 kg/m3D.2.9×104 kg/m3【解析】 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所受万有引力充当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m()2R,密度、质量和体积关系 M=ρ·πR3,解两式得:ρ=≈5.60×103 kg/m3.由已知条件可知该行星密度是地球密度的倍,即 ρ=5.60×103× kg/m3≈2.98×104 kg/m3,D 项正确.【答案】 D天体运动的规律“一”、“二”、“三”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要抓住“一个模型”、应用“两个思路”、区分“三个不同”.1.一个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行星、月球等),还是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只要天体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就可将其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2.两个思路(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所需的向心力都来自万有引力.因此,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据此所列方程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即G=m=mω2r=mr=man.(2)不考虑地球或天体自转影响时,物体在地球或天体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G=mg变形得 GM=gR2,此式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3.三个不同2(1)不同公式中 r 的含义不同.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r 的含义是两质点间的距离;在向心力公式(F=m=mω2r)中,r的含义是质点运动的轨道半径.当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式中的 r 相等.(2)运行速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沪科版必修2-沪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