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规程1.管理方针1.1 设备管理目标:对工区各类设备进行适时的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1.2 设备管理范围:对工区各类型设备,正确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管理,以求获得设备使用期限综合效能的提高。1.3 设备管理职责、宗旨:工区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及修理备件工作,操作工负责设备按章操作和日常性工作保养。 宗旨:在不影响设备运转率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制造生产效益,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保证质量,安全性、维修性等因素,从预防维修出发,认仔细真的做好备件的维护工作。2.设备管理工作程序2.1 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设备运转执行“定人、定机、定岗”的原则。指定设备运转的负责人、操作人、维修人。2.2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之前的三级(矿、车间、班组)培训和定期的技能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四会”:会操作、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作业,并严格根据《设备操作章程》操作设备。2.3 设备的“三人”负责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调整好设备各转动间隙,定点、定时、定量、定质进行设备润滑,预防和消除“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危险源、故障源、缺陷源),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情况。2.4 设备的检查与修理,对生产设备、要求实施钳、电工“日常巡检、月度小修、年度检测修理”的检查修理制度。 工区设备管理员对钳、电工做好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设备在运转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当随时跟踪检查,工区技术人员应当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依据故障程度的大小适时安排维修计划,必要时进行紧急维修处理,属疑难故障报设备科分析处理。3.设备事故管理3.1 设备发生事故后,立即向设备科、安全科、生产科报告。3.2 设备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从严处理,实行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属人为责任事故的,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工区做好设备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4.交接班制度4.1 必须坚持在现场交接班,做到“口对口、手对手、你不来、我不走”。4.2 交接双方共同检查作业环境和设备,凡现场和设备发生新的变化,交班者必须向接班交待清楚。4.3 凡本班能够处理的隐患一律不准交下一班。本班未处理和需要下一班处理的隐患,交班者必须当面交待清楚。4.4 运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