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课外拓展阅读 《亡人逸事》课外拓展 《背影》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原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蹒跚”说明步履不便,“探”“攀”“缩”说明吃力,集中描写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看到上了年纪的父亲不辞辛苦的为 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呢。 行动方便的坐着等,而行动不方便的却去买橘子,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 巴金《怀念萧珊》(节选) 今日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亮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宁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常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象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同意改造思想,她同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个愿望总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吧。她原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 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退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了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那里只有一人值班,不敢管。当着民警的面她被他们用铜头皮带狠狠地抽了一下,给押了回来,同我一起关在马桶间里。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舞。在“四害”横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