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课题: 前方 (1 课时) 授课人: 时间: 【学习目标】1、认知: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新文体的特点2、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能批注重点语句,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的写法3、情感: 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重点1、联系语境体味“路”“家”“远方”的含义2、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学习难点1、准确把握“家”精神家园的含义2、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的写法3、学会批注,养成做批注的习惯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摄影散文1、引导学生观察正文开始前的照片,畅谈感受与理解问题提示: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想想照片中的人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从人物的表情看他在想什么?见过这样的带照片的散文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 由此导入新课摄影散文《前方》(板书课题前方)2、摄影散文简介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散文构成的它兼具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 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的特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点。3、作者简介先让学生介绍,然后教师补充必要的文学常识 曹文轩,生于 1954 年,江苏盐城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 20 年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作品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二、文本研习(一)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内容。1、教师提示 :关键句指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关键语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在对话栏批注感受深刻的句子。3、小组内交流自读情况(二)演习文本,班内交流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他们正在路上”。 2、 从全文内容看,全文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这是文章的文眼。 3、这是否和人们的乡土情结相悖?这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试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先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1)教师精讲、点拨: 本文从反面立意,说的是离家,有反弹琵琶的味道,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