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农”工作专题调研活动的安排,我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以**镇**村为重点调研对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村双委、村民各界人士(一二三产、文教线)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化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概况**村地处**镇西部,与北白象相接,南面紧靠 104 国道线,东临柳白公路,新 104 国道穿村北而过,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是**镇的一个经济较强村。20XX 年,获“平安千村”五星级村,20XX 年获“文明百村行动”一等奖。(一)经济进展好该村村域面积 3.89 公顷,水田面积 330 亩,全村现有人口 1530人,345 户,外来人口 1730 人,党员 36 人。年人均收入 1.5 万元,村集体年收入 100 多万元(主要来源房产出租、土地出让补偿费等),现有集体资金 530 万元,集体固定资产 3000 万元。村内股份合作企业 20 多家(其中出口创汇企业 1 家,中外合资企业 1 家)。村民从事二产的有 200 多户,主要是办家庭作坊和一些合资企业;从事一产的 20 余户,从事三产的 40 户,在外经商 120 多户。贫困户 20 户(其中 7 户为低保);富裕户 50户,家庭资产达 500 万元以上的占全村的 15 以上。(二)民主管理好**村有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村双委班子,有一个富于战斗力的党支部,有一支勤工作、肯奉献的党员队伍。近两届班子上马以来,一扫 1997 年因征地问题引起的村民与干部矛盾、原班子不团结的风气,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每项工作都能得到党员、干部、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代表 54 人,由全村分成 20 人一组推举一人组成。村帐管理清楚,重大问题决策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决定。(三)人居环境好一是绿洲景观建设。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蟾河水非常清亮,两个小岛和一个半岛像绿珠一样洒落在水面上,素以“蟾河八景”著称,因为当时人们为了给农田增肥,都抢着挑河泥,河底被挑得一干二净。后来逐渐引进了化肥和农药,河泥没人要了,加上村民随意丢弃的垃圾和附近水域的各种污染,河道淤积严重,河水越来越脏。但那时村里没有多少集体资金,就一直没有对河道进行整治。经过几年的积累,村里的资金雄厚了。20XX 年 2 月,**村联合蟾西村投入 18 万元,对河道进行清淤,将清出来的河泥倒在三个岛上进行绿化。随后该村又投入 120 多万元开始河道驳坎,并建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