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训练(四)高祖以唐公①举义于太原,李靖与卫文升为隋守长安,乃收皇族②害之。及关中平,诛文升等,次及靖。靖言曰:“公定关中,唯复私仇。若为天下,未得杀靖。”乃赦之。及为岐州刺史,人或希旨③,告其谋反。高祖命一御史按之,之曰:“李靖反且实,便可处分。”御史知其诬罔,与告事者行数驿④,佯失告状,惊惧,鞭挞行典⑤,乃祈求于告事者曰:“李靖反状分明,亲奉进旨,今失告状,幸救其命,更请状。”告事者乃疏状与御史,验与本状不同。即日还以闻。高祖大惊。御史具奏,靖不坐。御史失名氏,惜哉——《大唐新语·举贤》【注释】 ① 唐公:李渊在隋朝的封号是唐国公。 ② 皇族:指李渊的家族。③ 希旨:指迎合高祖的旨意。④ 驿:驿站。唐制凡三十里有驿。 ⑤ 行典:指随行小吏文言文翻译训练(四)参考译文 高祖以唐国公的名义在太原举兵起义。李靖与卫文升为隋朝镇守长安,于是搜捕了李氏家族的人并杀害了他们。等到唐国公平定关中,诛杀了卫文升等人,紧接着就要杀李靖。李靖说道:“唐公平定关中,(如果)只是为了报私仇,(那就杀了我);若是为了平定天下,就不能杀李靖。”于是高祖赦免了他。到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有人为迎合高祖的心意,告发李靖谋反。高祖派一个御史审查这个案件,对他说:“李靖谋反之事一旦属实,便可处置他。”御史知道告事者所说的是诬陷不实之词,和告发者一起走过几个驿站后,假装丢失了告发的状子,又惊又怕,用鞭子抽打行典小吏,又请求告发的人说:“李靖谋反的情况很分明,我奉皇上的差遣(审理此案),现在丢失了上告的状子,这样就会使他侥幸地逃过一命。请您重新书写状子。”告发的人于是写成状子交给御史,御史验证知道与原来的状子不相吻合,当天赶回京城上报高祖。高祖十分惊讶。御史详细上奏了这一情况,李靖因而没有被定罪。这位御史没有留下姓名,真可惜啊!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