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2
第二课《诗两首》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1【自主预习案】【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一、【知识链接】1 、作品背景:见《能力培养与测试》P72 、文学常识:见《能力培养与测试》P8二、【自主梳理语言基础知识】字音、重点字词、文言虚词以及诵读节奏见《能力培养与测试》P7—P8三、【课前准备】1 、《再别康桥》共七节,仿佛七幅图画,请你为每一幅画拟写一个名字。提示: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2 、大家读完《雨巷》诗中的小巷是什么样的?丁香姑娘又是怎样的一个姑娘呢?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提示:诗中的小巷寂寥悠长;姑娘忧郁,惆怅,美丽,高洁;作者用了动作、外貌、神态和心情等正面描写手法及对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和绵绵的细雨等侧面描写手法来渲染姑娘的特点。【合作探究案】【快速阅读* 文本剖析】1 、《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的起伏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试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提示:第一节挥手作别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第二、三、四、五节是对康桥美好的回忆,进而由此产生“寻梦”的幻想,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第六、七节,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因此这首诗的主线是离别之情的“愁——乐——愁”,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痛苦的体验。梦醒了,才知道无路可走的悲痛。尤其是中间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2 、认真阅读课文,应该怎样理解《雨巷》这首诗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提示:四一二政变后,戴望舒隐居在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所写的雨巷便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情绪,不能笼统第说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射。《雨巷》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的心灵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我们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而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述和自白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在诗句里流动的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和他们在理想幻灭后的充满迷惘追求的心境。【测试案】1、 课内检测完成课后习题。2、 综合检测完成《能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