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训练学案7A编制人: 审核人: 包科领导: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和新授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认真完成训练学案2.演练学案时,要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3.※标记 C 层不做,有“选做”标记 A 层做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点评质疑等方式,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以严谨的态度分析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原子的核试结构、玻尔的能级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1.在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箔是由于()A.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B.金原子核质量大,被 α 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C.金核不带电.D.金核半径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2.关于 α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 α 粒子经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B.α 粒子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C.α 粒子在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3.如图所示为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 α 粒子穿过某金属原子核附近时的示意图,A、B、C 三点分别位于两个等势而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α 粒子在 A 处的速度比在 B 处的速度小.B.α 粒子在 B 处的速度最大.C.α 粒子在 A、C 处的速度相同.D.α 粒子在 B 处的速度比在 C 处的速度小.4.关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B.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于核内.C.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D.原子核的半径约为 10-10m.5.19 世纪术 20 世纪初,人类叩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物理学家们提出丁关于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有关实验结果,玻尔对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进行修正而提出玻尔模型,是基于下列事实中的()①α 粒子的散射实验②原子的稳定性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④ 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可发射连续光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氢原子中核外电子从第 3 能级跃迁到第 2 能级时,辐射出的光照射到某金属上恰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当大量处于第 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各种频率的光照射到此金属上,可能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最多有()A.6 种 B.5 种 C.4 种 D.3 种7.根据玻尔原于模型,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A.可以取任意值.B.可能在某一范围内取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