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16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解读】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自主探究】1、 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 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2 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范围2.物质循环的“物质”指什么?3.物质循环的特点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 ,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________________。2.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 ,另一方面可以被生物群落 利用。4.观察图 5–11 思考⑴ 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⑵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那种生命活动、形成那些产物等)?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循环的。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 作用或 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 ,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通过 或 传递。5.温室效应的成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5.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造成的。二. 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仔细阅读思考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1) (2) (3) (4) (5)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阅读课文找出二者不同点及联系不同点: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联系: 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2、 例题精析:〖例 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dA.夏季,a﹥b﹢c﹢e B.秋季,e﹢f﹤g gC. 春季,g﹦b﹢e﹢f D.冬季,d﹥c﹢f c e f c解析: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 a﹥b﹢c﹢e ;在秋季,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