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下学期)(遗传——生态)2008 年 2 月——2008 年 4 月示范性高级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 41 中学张志鹏教案说明:本教案使用学科网上 4 位老师的复习课及新课教案,经过本人合并和重新排版,呈现分课时复习教案。符合我校教案书写及审核要求。重新编排的教案特色: 1、明确复习考点 2、复习目标和重难点 3、体现章节知识框架 4、课后有少量例题和【课堂复习巩固】 5、实验复习6、增加每章总复习和阶段复习反馈后记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要求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6.基因型和表现型。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教学目的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理解)2、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应用)。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知识框架】 科学的实验程序: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具有规律性。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