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拓展精细学案——区域定位(附解析)

2009届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拓展精细学案——区域定位(附解析)_第1页
1/12
2009届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拓展精细学案——区域定位(附解析)_第2页
2/12
2009届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拓展精细学案——区域定位(附解析)_第3页
3/12
区域定位 编辑: 日期 一【课标要求】 考点知识要点目标要求学习方法1、空间定位1、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知识2、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3、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掌握知道运用读图分析二【09 定位】 1.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题的最终落脚点。学好世界地理概况是考好地理的前提。2.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因其既有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最能考查地理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3.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重难点突破】 (一)区域定位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纬线经线60°N100°W40°N60°W30°N20°W北回归线0°赤道30°E南回归线60°E90°E120°E180°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3.区域轮廓定位法【例 1】 (2005 年全国文综卷Ⅲ)简要回答 B 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简要说明 A 地在未来 30 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A 地未来 30 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 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简要回答 B 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B 城市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的要冲。是长江航线及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河港;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还通过支线与其它南北向铁路线相连接。并有较发达的公路、航空运输等。【解析】分析本题只有在根据图中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等轮廓特征,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确定 B 城市为武汉后才能正确作答。4.地理景观定位法【例 2】 (2004 年春季高考北京卷)下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乙是该地形区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拓展精细学案——区域定位(附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