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理解大气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3.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本讲重点: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的受热过程3.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本讲难点:1.大气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3.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2.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环境意义低层大气组成体积(%)作用干 洁空 气N278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O221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20.03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03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水汽 很少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 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臭氧的含量的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经典例题 1] 地球大气中,下列变化是上升趋势的有 ( ) A.水气和固体杂质的含量随高度增加的变化用心 爱心 专心 B.对流层的高度由高纬向低纬的变化 C.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解析】水汽和固体杂质,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大气最低层——对流层中,它们随高度增加越来越少;由于人类活动如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故 D 选项符合题干要求。对流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故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度地面的热量少,对流运动弱,故对流层的高度低。【答案】D 2.大气的垂直分层各部分大气层的基本特点: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 2000~3000 千米),但其质量的 3/4 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依据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