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救兔子教案大象救兔子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象救兔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象救兔子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同意与同伴分享。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进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老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 1、3、2 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舞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 ※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 ◎鼓舞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老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