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高中生物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2010高中生物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第1页
1/2
2010高中生物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_第2页
2/2
2010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练精品学案系列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标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考向瞭望】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和分析。【知识梳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二、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二)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 S1 溶液浓度大于 S2,则单位时间内由 S2→S1 的水分子数多于 S1→S2,外观上表现为 S1 液面上升;若 S1 溶液浓度小于 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 S1 液面下降。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 Δh,则S1 溶液浓度仍大于 S2。(三)渗透作用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具半透膜。(2)具有浓度差。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一)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1、水稻和番茄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不同。2、水稻或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主动地从血液中吸收碘。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思考感悟】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1)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2)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基础训练】1、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1)实验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高中生物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