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老师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出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始终在探究让孩子情愿听我讲话,能够用心听我讲话,并乐观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但是始终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或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关心吧?或许书里无非是“敬重、理解、接受、包涵、公平、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头翻阅这本书。扫瞄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因为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而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克服了一般书籍空洞的理论说教的毛病,它结合众多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许多简洁有用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许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也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适用于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通读全书后我有一些粗浅的收获:一、关于如何关心孩子克服消极心情对幼儿入园心情问题的启示:在小班,早上入园常常会消失幼儿哭闹着不愿来园的状况。一般状况,当幼儿心情不好,我们总试图用成人的观念去劝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他。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说出来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敬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或许理解、赞同才是最好的劝慰良药。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会鼓起士气面对自己的问题。认可孩子的感受,并用适合的话说出来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倾听者的角色关心幼儿走出自己的逆境。那么该如何让幼儿面对他们的感受呢?书中给了我们可操作性的建议:1、全神贯注的倾听。2、认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4、借住想象满意孩子的愿望。二、关于如何夸奖孩子对美术活动作品评价的启示:我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行为时不经意间往往用“你做的很棒”,“这幅画很美丽”。有时甚至不知道从哪里评价。评价语言通常存在着用词单一、内容空洞贫乏。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关心几乎为零。书中对于如何夸奖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见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在评价时,可以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引导孩子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尝试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后,我听到两个幼儿的对话。A:你的画很好,我喜爱。B:为什么啊?A:因为很美丽。B:A:因为你的画上面有两个蜗牛,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很喜爱那个小的蜗牛。A小伴侣美美的笑了。A在B的评价中得到认同,增加了自信。并且知道的自己的作品的优点,今后可以连续发扬。(.9xwang.com)B也从中学到了A的优点,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从而在以后学习、提升。三、关于如何用其他方法替代惩处对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启示:我们都始终不认同惩处行为,惩处会有许多的副作用。如:惩处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孩子在惩处中会把精力分散,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索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熟悉错误,改正错误;惩处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孩子受到的惩处,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处”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那消失问题后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当经受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有的后果是无法模拟的,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经受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呢?书里给我我们七种方法来替代惩处:1、转移留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留意力转移到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