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技法:结构建模 2联想型结构写作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作者按某种写作意图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有序地呈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联想思维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成功的写作。一个完整的联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联想起点。联想的起点一般是呈现在眼前的物、事、人或某一现象,它们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起。2.联想发散。围绕主体对象作横向或纵向的发散联想,联想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强化主要对象或某种情绪。3.联想回归或联想升华。回归就是作者的思路回到原点作呼应总结,升华就是根据前面的联想作的主题延伸或情节推想。依托于联想思维,我们就很容易达成下面这种有效的文章结构模式:现象(自然、生活、社会)——感受(感性)——思考(感悟、理性,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联想(思考引发的思维联系,发散并强化思考成果)——印证(回归或升华)当然,这种结构模式可以简化,从而构成不同层次的作文类型。较低层次的作文侧重于前两部分,较高层次的作文则应进入理性思考的层面,而且要强化联想发散这一部分。而对中学生而言,这种结构是不难学的。如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完整的联想结构的范例,请注意结合文中画线语句和提示领会这种结构的特点。淡宁静的夜里,冷月伴着清风,把自己稀疏的冷影镶入平静碧绿的湖面。带上一把散发着木质清香的摇椅,挟着一本朱自清的散文,揣着一颗寂静而闲适的心,去到湖边细细品味这无垠的月韵。生活,应该是这样。(生活现象及生活感受,联想起点。)记得有人说过,温一壶月光下酒,这似乎让我闻到了那清雅的酒香,一丝淡淡的飘絮,如风如丝般滑过我的鼻息。这样恬静淡雅的生活,正是我所向往的。它有诗人般梦幻的思绪,清水般淳朴的幽雅,还有那夏日午后阳光滑过窗帘的清闲……(联想、想象描述。)淡,并不是一种乏味,真正能体味的人,能从中品出比酸甜苦辣更完美的人生滋味。生活中芬芳的美酒便是从淡淡的点滴中酝酿出来的。早上起床后,桌上放着的一杯余温尚存的牛奶,那是母爱贮存已久的香膏,一经散发,便不可停止。寒冷的冬天,朋友送来一双温暖的手套,那是友谊在冬日暖阳下绽放的一丝微笑……不要以为生活非要个性的精彩和繁杂的缤纷才显得充实,淡淡的,像中国山水画中那渗透的点滴意蕴,也会隽丽秀美。(理性思考点题,结合生活现象联想强化。)我想,中国的茶道也许在这方面为它做了最好的诠释。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追溯到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