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内容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2、学生能正确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逻辑分析能力2、加强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推导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用图像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教学设计一、提问:说出第一章我们学到的加速度公式并说出各个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 …………①a 表示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vt表示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末速度,v0表示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初速度,t 表示这段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二、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由①式可得:…………②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推导 1、数学知识: 对于均匀变化的数字的平均植等于首尾之和的一半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表达为: ……………③ 2、平均速度公式: ……………④ 3、由③④两式可得:……………⑤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由②⑤两式消去 t 可得:……………⑥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中,符号较多,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含义要搞清楚,他们的物理意义分别为: vt表示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末速度,v0表示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初速度,a 表示加速度,t 表示这段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s 表示这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这几个物理量一定要是对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千万别张冠李戴。六、用图像法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通过 v-t 图象,研究以初速度 v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发生的位移。先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四个小段,每小段起始时刻的速度乘以时间 1/4t 近似地当做各小段中物体的位移,各段位移可以用一个又窄又高的小矩形的面积代表。4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近似地代表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了更精确一些,可以把运动过程划分为更多的小vV00tvV00tvV00t段,用所有这些小段的位移之和,近似代表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就是用更多的但是更窄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得非常非常细,很多很多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准确地代表物体的位移了。梯形 OABC 的面积就代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0 到 t 这段时间的位移的大小。把前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