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33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33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_第1页
1/14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33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_第2页
2/14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33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_第3页
3/14
第 33 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编读互动】本讲所涉及到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多以区域背景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开发方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特别是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成因→防治的思路分析能力。本讲考点整合清晰的将本讲内容的教材主干知识进行了梳理,可作为课前预习时掌握。教师上课重要引导学生对三个探究点逐一进行说明,探究点一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某一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探究点二、三注意把握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和防治的原理,以能迁移到其他地区。【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所示:注意: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产业集中,加上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因此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探究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有关。特别是人类出现以来,尤其进入了 20 世纪,人为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 原因分类 产生的影响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例 1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与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水量沿线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 ,回答有关问题。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33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