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教案:3.1《晶体的常识》(人教版选修 3)学习目标:1.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3.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几种常见的晶胞类型;4.掌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能运用“均摊法”通过晶胞的结构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导学提纲:1.(自学、讨论)①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②什么是晶体的自范性?③晶 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2.(自学、讨论)举例说明得到晶体的途径有哪些?⑴ 熔融态物质凝固;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⑵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凝华得到的碘晶体;⑶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3.(自学、讨论)举例说明晶体相对于非晶体有何特点?完成课本 P62的“学与问”。⑴ 自范性:⑵ 均一性:晶体的均一性指的是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质在晶体中各部分都是 相同的。各向异性:同一晶体在构造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⑶ 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对称性。在外形上,常有相等的对称性。这种4.(自学、讨论)①什么是晶胞?②习惯采用的晶胞形状是什么?③晶体与晶胞有 何关系?④如何理解“无隙并置”?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习惯采用的晶胞形状是都是平行六面体。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所谓“无隙 ”,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所谓“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等排列的,取向相同。5.(自学、讨论)①为什么说课本 P63的铜晶胞中的铜原子是 4 个而不是 14 个?②仔细分析课本 P64的图 3-9 的四种物质的晶胞,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8。6.(思考、讨论)观察课本 P66 的图 3-12 的干冰的晶胞、课本 P78 的图 3-27 的 NaCl 和CsCl 的晶胞,课本 P79的图 3-29 的 CaF2的晶胞,分析各晶胞中各含几个分子或离子?观察课本 P36的图 2-12 的 C60的结构、课本 P68的图 3-14 的金刚石的结构及晶胞、课本P76的图 3-26 的石墨的结构,分析在这些物质中每个碳原子形成几个化学键?⑴ 六方晶胞:在六方体顶点的微粒为 6 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为 2 个晶胞共有, 在体内的微粒全属于该晶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