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沿途的风景”构思角度与例文 一、解题 “沿途 的风景”是 2011 年南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沿途”强调的是过程,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空间的,“途”也可“长”可“短”。它既可以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也可以是短短的一瞬间,只要有一个“距离”就行,就能形成“沿途”。 “风景”可以理解为自然风景,也就是它在词典上的定义:一 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物。可以理解为人文风景,指现实生活中美好的足以令人感动和使人心灵受到教化的事物。 二、构思的角度 第一种构思:从经常写的父爱母爱中找灵感。从出生到现在已在人生的路上迈过了十八个春秋。十八年走来,一路风景如画。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文章可以重点写父爱和母爱,在写父爱的时候要点出父爱与山的相似性,写母爱的时候要点出母爱与水的相似性,注意把父母之爱与山水风景联系起来,扣住文章的主旨。 第二种构思:把“沿途”放到一个时间段里来写。当然这里的风景就是这时间段里的人或事。可以选取自己小学、初中、高中时期的生活片段或令你难以忘怀的事情,连缀成篇。如可以写 小学时期的感觉就像身处春天,充满阳光、快乐和自由。初中时期的感觉就像处在夏天,写青春期的自己就像夏天的天气那样多变。写高中时期的感觉就像身处在秋天充满了繁忙与收获。但无论选取怎样的事件,都要扣住“风景”来写。当 然也可以选取高三作为一个时间段来写,把高三看做是一个路途,把高三的生活片段看做是沿途的风景。 可以写学习生活的各个场景,写高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第三种构思:从积累的人物素材中选取材料来写。例如你积累了苏轼的有关材料,你可以写苏轼并未把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成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把这种痛苦的经历当成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风景,他领略了这风景,也领悟了人生。他把痛苦的经历当成是人生路途上的风景来欣赏,他拥有如此的胸怀,所以取得了成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我们把他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道风景来欣赏来瞻仰。 第四种构思:可以实写一次旅行看到的沿途的风景。当然这“风景”既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社会人文风景。但无论是写哪一种风景都要有一种思想情绪贯穿其中,也就是说文章要“形散而神不散”,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来统领这些景色,写景色为表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