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含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

201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含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2
201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含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2
课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习重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自学质疑】自学教材 P42-43 完成以下填空探究活动一:①蜜蜂筑巢 ②教师讲课 ③学生学习 ④建设中的三峡水利工程 ⑤“争论克隆人” ⑥克隆羊“多利”问世;上述选项中哪些属于实践?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知识点一:实践及其特点1、什么是实践?其特点有哪些?自学教材 P44-47 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二:(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典型例题】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不观高岸,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课 堂 效 益 检 测】班级 姓名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含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