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必修一 2.2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概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3)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功能。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3)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1)多糖的种类(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三、教学方法1.列表法:通过举例、“思考与讨论”列出表格来分析比较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启发、讲解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通过具体事实,启发学生发现、思考相关知识并得出结论。3.学案导学:见学案。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初步了解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五、课时安排:1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展示图片:面包、牛奶、豆制品、肉类、烧烤等教师:我们上节课学到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除此之外,细胞中含有哪些生物大分子物质呢?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观察到的图片,说一说。学生:淀粉、脂肪、蛋白质……教师:生物大分子物质还有哪些呢?每种大分子物质的种类和功能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为什么碳是最基本的元素?如何形成骨架?【讲述】碳对生命物质的构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相结合,也可以通过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探究二:糖类的种类和功能1.糖类我们以前也叫做“碳水化合物”,这个名字从何而来的?哪些糖类不符合这个名字呢?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讲述】以前我们 可以把糖类的分子式写成 Cm(H2O)n,因此叫做碳水化合物。而后来发现有些物质符合此通式,却不是糖类,如乙醛(CH2O)、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