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考生物 基础冲刺酶的发现复习教案 一、酶的发现科学家 科学成就 问题延伸斯巴兰让尼金属笼实验,证明 作用① 胃的消化作用有 性消化和 性消化两种,其中,化学性消化的发现者是 ②金属笼实验妙在何处?(既能让胃液流入笼内,又能阻止胃壁收缩对肉块的 性消化)③肉块的主要成分是 ,能将此肉块换成猪肥肉块或米饭粒吗? ,为什么?④肉块在胃内的消化终产物是 ⑤ 肉丝如留在牙缝中,几天都不会消失,为什么? 施旺提取出 酶,解开了胃的化学性消化之谜① 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体现了酶的 性② 胃蛋白酶在进行化学性消化时的最适条件是 , 提取出脲酶结晶,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 ① 要证明酶是蛋白质,可用 试剂,反应结果呈 色;或用 试剂,反应结果呈 色。② 向唾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结果呈紫色,证明唾液中含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是 、 、 等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RNA 也有催化作用,证明酶是 ① 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或 ②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二、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1、温度:(1)温度: 。在此范围内,温度越接近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率越高;否则就越低;超出该范围,催化作用很低,甚至于丧失。(2)最适温度: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胰淀粉酶是 ℃、α—淀粉酶是 ℃)2、pH:(1)适宜 pH:酶能发挥催化作用时的 pH 范围。在此范围内,pH 越接近最适 pH,酶的催化效率 ;否则就 。(2)最适 pH: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时的 pH(一般酶接近中性,如 ;胃蛋白酶是 1.5~2.2;小肠中的消化酶需要 性;微生物的最适 pH分别是:真菌 、细菌 、放线菌 )3、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其中,低温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使酶不能表现出催化能力,但是酶的分子结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受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失活,即失去催化能力),这种失活是 的。判断:酶只有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催化能力(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5、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三、酶的特性: 性, 性, 性和温和性四、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原理① 新鲜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 H2O2分解为 H2O 和 O2②Fe3+是一种无机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