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VIP免费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_第1页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_第2页
乐器博物馆观后感_第3页
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乐器博物馆观后感丁奕滢乐器是人类很早就拥有的精神财产,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丰富。从考古发掘和壁画、崖画中,都可以看到狩猎围捕、信号传递、祭天祷神、战斗助威或庆典舞蹈等都和发音工具或节奏音响紧紧相连。对于乐器的进展有这样三种说法:1.德国的乐器学家C.萨克斯从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认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噪声器如摇响器、咆哮器等;第二阶段为鼓类、号角类、拨弦类;第三阶段才消失木琴、横笛等乐器。2.英国学者T.F.R.乌博萨姆认为鼓类在先,进而为笛管类,最终才消失拨奏乐器类。3.奥地利音乐理论家R.瓦拉谢克反对音乐起源于语言的主见,赞成音乐源于节奏和舞蹈说。他认为笛管乐器为最早,进而形成唱歌和鼓类乐器。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2月11日下午我与同学一起来到了东方乐器博物馆,感受到了每种乐器所独有的魅力。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11月27日,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博物馆的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设室”和“东方乐器陈设馆”。在江泽民“办一流音乐训练,创国际先进水平”题词的鼓舞下,2022年11月,扩建成现在的“东方乐器博物馆”,由老院长贺绿汀题写馆名。馆内保藏乐器约500多件,分为四个展区。中国古代乐器部分有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仿唐琵琶、仿曾侯乙编钟、以及镶有翡翠、玛瑙的仿唐琵琶等;中国现代乐器部分保藏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筝等;外国民族乐器展厅藏有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展厅则陈设了我国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满、彝等少数民族乐器。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乐器分类法是乐器学中的重要课题,大体分为两种,其一是民族的惯用的分类法,也称传统分类法;其二是以声学物理归纳手段作为分类依据的现代分类法,也称规律分类法。传统分类法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惯用分类法。它包括:中国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类法(弦乐器、气乐器)、五分类法(单皮乐器、双皮乐器、前皮乐器、打击乐器和气乐器)和四分类法(皮乐器、弦乐器、金属打击乐器、气乐器);阿拉伯的二分类法(固体乐器[包括击奏、拨奏、擦奏乐器];空穴乐器[吹奏乐器])以及欧洲的三分类法(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这些分类法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分类的依据。现代分类法把世界上全部乐器归纳为五大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和电鸣乐器。对于传统分类法和规律分类法不能简洁地说哪个科学或不科学,它们都肯定历史时期、肯定地域、肯定民族文化和熟悉论的产物。由于我自己是琵琶专业,首先自然是直奔中国现代民族区欣赏琵琶。琵琶是我国最富盛名的弹拨乐器之一。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汉代称“批把”,用拨子弹奏,因正拨称“批”,反拨称“把”而得名。后演称“琵琶”。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胡中,立刻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它的背板古代称“槽”,大多用红木或紫檀木制,面板用泡桐木制。历史上琵琶衍生的名称繁多。依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瓦琵琶、铜琵琶、金镂琵琶、金镂柄银柱琵琶、玉轴琵琶、蛇皮琵琶等;依装饰和形态的不同有:龙头琵琶、云头琵琶、双凤琵琶、画面琵琶、云和琵琶等;依弦数的不同除了四弦和五弦琵琶外还有:二弦琵琶、三弦琵琶、六弦琵琶、七弦琵琶、八弦琵琶、七十二弦琵琶(即“卡龙”)等。二十世纪六十年月后,琵琶的“相”和“品”的总数已增加到二十三至二十五个,采纳十二平均律排列,并把丝弦改为钢弦或尼龙缠钢弦。定弦为:A、d、e、a,音域达三个八度以上。唐代琵琶主要用拨子弹奏,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右手的技法有“拽、抹、反、掣、拢”等;左手的技法有“撚、扣、弛”等。音色宕而饱满、光明。唐代琵琶演奏家裴洛儿首先尝试用手弹奏,这样“轮、夹弹、摇指”等手法应运而生,后左手进展出“推、拉、泛音”等手法。现代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