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自主预习】一.请自主学习教材第四专题第一课二.思考题目: 1. 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础 组织基础是什么?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三.自主解答:1.列举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历史意义?3.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互动学习】一.情景激趣 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思考与判断: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共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基本经验是什么?二.探索生趣 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探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探究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1) 讨论各项报告和 、 、 、 (2) 通过《 》《 》《 》等重要文件。(3)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探究 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1) 结束了 (2) 建立了 (3) 为 奠定了基础。主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探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的法律基础、组织基础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探究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制定《宪法》探究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体现的原则是什么?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主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探究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探究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探究 3:阅读材料: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据材料,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