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 1(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条标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能够通过读图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能够自绘示意图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融合,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与特征的具体体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规律性。教材在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时,从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前者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教材在分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后,还提出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以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三、设计思想本节具有丰富的探索性内容,教师应创设情境,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讨论、合作探究等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掌握自然带概念及地域分异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分异图》等相关地图,并自绘示意图,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分析地域分异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六、教学媒体:powerpoint 课件七、教学课时:地理基础好的史地科类建议 1 课时,其他科类建议 2 课时八、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地球虽小,但它却是一个大千世界。当你旅游在世界各地时,就不得不为世界各地的精彩纷呈而感叹:当你置身于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时,你看到的是那高大茂密、种类繁多、藤本缠绕的原始森林;当你踏上亚欧大陆腹地塔克拉玛干这片神秘的土地时,你看到的是黄沙迷漫、流沙滚滚、植被稀疏的茫茫沙海;当你踏入古老的非洲大陆东部东非高原时,你将惊讶于非洲热带草原上奇妙的动物王国;当你到欧洲阿尔卑斯山地滑雪时,你将陶醉于那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多媒体依次播放上述景观图)你也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同在地球上,为何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感受地理差异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