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写作导学案训练目标 掌握把说明对象说得清楚明白的方法要领: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②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③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文是运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文体,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怎样才能做到清楚明白地说明呢?第一,应该明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学知识,让读者看得明白,读得懂。这就要求说明文的语言应通俗易懂。第二,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事物的特征即事物本身的独特属性,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是个体与类之间的差异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征才能对事物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例如要说明“蜘蛛”就要了解蜘蛛的特点,蜘蛛这种小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是自身能分泌一种黏液,结成丝,并用它来捕食昆虫,这一点也是蜘蛛与其他小动物最为不同的一点。要说明蜘蛛,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否则,就很难说得明白。要做到围绕特征来说明事物,就得认真仔细地观察研究事物,找到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对事物本身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说明事物的说明文是这样,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也是这样。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写作说明文的关键。第三,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时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为序。如事物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古及今,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产品的生产程序等,一般采用时间先后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介绍事物的外形特征、构造特征为目的,按照事物的内外、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上下等的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介绍场地的布局、介绍物体的结构等大多采用这种顺序。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主要用来说明事理,揭示事物的内涵、性质及原因。说明文一般不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综合、交错使用。第四,要把事物或事理说得清楚、明白,还应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以下是说明文写作中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为了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个明确的概念,作者用准确、简单、科学的语言给被说明的事物下定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用“什么是什么”的判断句式。作诠释。作诠释是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作出解释说明,揭示概念的部分含义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与下定义的方法相似,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谨、讲究科学,可以随意些,形式也不拘一格。举例...